政府产业政策没做好他疾呼,台湾太阳能产业很需要改变经济模式,朝制造业服务化发展。
而反观国内,A股市场上,今年以来,光伏概念股表现也颇为不佳。很多2009年之前的设备到现在已经无法跟新的设备相比了,以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这些设备在现有这个阶段不太可能还在继续运行生产,随着设备的老化,可能会造成成本的进一步增加,这部分设备在2013年肯定要被淘汰。
对于11月28日,在美国上市的中概光伏股大幅上涨,有观点认为,随着近期国内扶持光伏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的光伏市场可能将迎来较快增速,中国光伏厂商将有更多的出货量和营收来自国内,可能将会对企业困境有较大的缓解西班牙是没有奖惩制度的,最主要是靠宣传手段。目前,正值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之际,中西两国已早有合作框架,西班牙在这个领域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就以上问题,我们采访了西班牙经济商务领事与中西能源及其可持续发展协会主席,畅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经验。其中,太阳能的利用技术是中西方面合作上最大的一个项目。2008年开始,西班牙本土的经济出现了危机,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寻求走出去。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当地的政府已经运用各种法律、政策补贴推动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推动太阳能发电进入家家户户,市民的意识已非常成熟,已经形成个人自觉习惯。目前,中国的不少企业通过中西能源协会来寻求合作。市场启动应与产业规范相结合,与节能减排、扩大内需、环境改善相统筹。
金融信贷收紧,融资呈现惯性化。如近期媒体披露的,国开行将对我国六大六小光伏企业进行支持,这12家企业多为其此前授信的对象。但这可能导致我国一些优势企业较难获得银行融资,也不利于部委相关产业政策的协同。首先,要充分认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切实在国家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中予以统筹考虑,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解决产业在发展中所涉及的难题,如补贴资金来源、光伏电站并网运营等。
国家大力启动国内市场,将极有可能引燃地方政府的本地造热情,因为光伏电站建设首先要经过地方审批,然后才向国家能源局申报。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本地化条款伺机欲出。
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对该产业也表现出极大热情,正在加大扶持力度,力助产业走出困境。明确装机目标以稳定市场信息,加快落实电站申请、建设、补贴和并网等实施细则,简化并明确项目审批和并网程序,确保建成的电站并网运营,补贴资金按时发放,严格电站招标程序,确保只有通过检测认证的产品方可参与招标,严禁设置本地化门槛。政府应统一认识,切实提升光伏产业的战略地位,以规范市场和扩大国内应用市场为抓手,力助产业走出困境。如引入信用保险机构对光伏产品进行承保,政府主要做好标准检测认证等配套服务工作,给予体质良好、产品性能优异的企业较低的保费,促使其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由工信部负责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国家能源局负责光伏产品应用,扩大市场,其他部委根据其职能进行协同配合,切实解决产业难题。大型发电集团实力雄厚、电站运作经验丰富、且有发展新能源的需求,在申请电站路条中也有优势,是未来光伏电站建设的主体。这些发展趋势均不利于产业的规范和困境的突围。为了不使自己的前期投资打水漂,金融机构将可能继续对其老客户进行授信支持,以支持其在整合中能够存活或胜出。
大型发电集团涉足制造业,组件采购凸显锁定化。为实现满足相关标准的产品才可进行电站项目招标,可考虑树立一批光伏优质产品,优先安排推广通过认证的产品在国内应用市场和出口。
大力推动分布式电站建设。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在电站审批等方面可能会优先本地企业,甚至会对电站建设方提出产品本地化要求,这无疑不利于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甚至可能会催生一批新生光伏企业,加剧产业困境。
充分利用西北部地区丰富的日照和土地资源,在电力接纳条件好的地区组织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做好协调电源和电网建设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在西北部地区布局。金融机构也可根据企业的承保评级开展融资工作,消费者也可更放心使用保期长达25年的光伏产品。通过提高光伏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检测认证水平等手段,加快实施一些强制性标准,卡掉部分落后产能。二是扶优扶强,通过从企业实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估,建立重点企业保护机制,给予通过评估的企业在金融信贷、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扶持,避免信贷的狭隘化,以确保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探讨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引入第三方对企业或产品进行监管,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在光伏危机下,产业也逐渐呈现市场本地化、信贷惯性化、招标锁定化三个发展趋势。
完善补贴机制,争取补贴覆盖电网、调峰电源等企业,以充分激发其积极性。通过政府合作项目,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利用现有渠道和贸易壁垒规避手段,巩固现有市场,争取做到新兴市场、现有市场、国内市场三三分。
大型光伏发电集团是未来光伏市场的主要开拓者,以全国电站建设最快的青海格尔木地区为例,在2011年新并网的583MW电站中,五大发电集团(国电、华能、华电、大唐和中电投)旗下的企业占据了63%,而民营企业仅占12.5%。如前述,光伏企业实力相当,且普遍存在债务高企、现金流吃紧等问题,谁能获得信贷支持,谁就能在这场拉锯战中取得先机。
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多部委联系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从各个层面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相关企业也应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整合自救,沉淀技术,加强管理,合力促进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转型为光伏应用大国,真正走向光伏强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估算,国家正在计划投资的光伏产业项目总投资将超过700亿元,这块投资的迅速启动,将有力弥补中国光伏企业退出欧美市场后的部分损失。银行也应转变观念积极扶持,尤其不能抽逃资金,雨中收伞,使正与欧美作战的中国企业腹背受敌。其三,缓解六大六小资金链。周浪认为,这是一个系统性、市场化的驰援,中国光伏业或就此迎来转机。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大大提振了行业对开启国内市场的信心。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说,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团队开拓国内市场。
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院长周浪告诉本刊记者,这给跌入低谷的光伏产业带来了希望,国家针对光伏产业的鼓励政策愈加清晰。一些地方政府针对光伏企业的困难给予帮扶,也被一些媒体批评炒作,无视国家新能源战略和大局,导致行业内外对光伏前景信心缺失,企业经营更为困难。
从目前国家强力启动内需的决心来看,困境或倒逼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应用大国,从根本上告别过去两头在外的积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针对当前的光伏危机,我国银行业也可采取措施救助核心光伏企业。10月26日,国家电网出台《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提出免费并网、富余电力全额收购。若按照每千瓦时1元的标杆电价,在光照时间长的西北地区,最快可以在3---4年收回成本。不过,郭锦亮认为,由于现有光伏企业大都深陷资金危机,对光伏发电有心无力,仅仅依靠这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时间有限、空间不大,国家也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鼓励银行积极投放光伏发电环节的信贷。
此外,商务部发起对欧盟、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反制欧美贸易保护,既有利于扩大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又给了行业欧美外需市场的希望。公司CEO杨怀进说,国内的电池组件企业把业务延伸向下游的电站业务已成行业趋势,做光伏电站是目前行业唯一的出路。
但按照现在的电池组件价格计算,收回投资只需要几年时间,后面约20年使用期将坐收盈利。其中,中国恩菲已获得国内累计达20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核准,拥有8.5GW的光伏发电项目储备。
去年初开始,位于江西上饶市的晶科能源就逐渐减少欧美市场,大力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份额,成为当年在美上市中国光伏企业中仅有的两家盈利企业之一。建设容易并网难、太阳能电站晒太阳,这是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多年难以解决的顽疾。